在我们的文化中,相当强调「权威」的正确性:
⠀
你应该要听父母的话。
你应该要听老师的话。
父母、老师的要求都是为你好。
不要质疑父母与老师的权威性。
⠀
甚至,为了维护「权威」的正统性,我们使用很多「道德规範」,还有「罚则」,来威吓、惩罚不遵从权威的人。
⠀
例如:不听父母的话,就是坏小孩,就是「不孝」;不听老师的话,会遭受惩罚。
应该要「尊师重道」、「孝顺」父母、要听话,不能造成「大人」的麻烦。
⠀
一旦我们的想法与权威不同,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,可能会受到各种阻碍,不管是实际上权威的否定,抑或是我们内心习惯性认同权威的「正确性」。
⠀
我们甚至可能被这样的教育文化养成一个习惯:「『权威』有资格决定我们的价值」。
⠀
⠀
所以,当我们想要「做想做的事情」,甚至「重视自己的感受与需求」,而此与「权威」相悖时,我们很可能会担心「权威」的评价和看法。
⠀
很多时候,甚至会因为「权威」否定了我们的想法或感受,因而痛苦不已。
⠀
痛苦的是:理性来说,我不认为「权威」的否定是正确的;但长久下来的习惯,又让我觉得,好像不按照「权威」方式做的我,是不对的;
⠀
我的感受,也好像是错的、该被抹灭的。
⠀
在这样的教育下,长大之后,到了职场,上司、老闆,成为我们的另一个「权威」,决定我们应该怎么做,做的对不对。
⠀
因为,我们已经很习惯在这样的位置上,被要求、被规定、被责难。
⠀
⠀
于是,就好像「权威」永远是对的。在「权威」的要求下,我们就像在食物链的底端,不能做自己,也不能违抗权威的要求,否则就是「不识好歹」、「自以为是」;
⠀⠀
甚至,连受伤的感觉似乎都不能有,我们需要合理化自己的痛苦,「理解」对方不合理的要求、过度严厉甚至人身攻击的言辞与责骂,都是「为我们好」,因为「棒下出孝子,严师出高徒」,而且「爱之深,责之切」。
⠀
我们需要花很大力气去「美化」权威者对我们的伤害与不尊重,藉此让受伤的自我「可以感觉好一点」;也唯有这样,我们才能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忍受、生存。
⠀
⠀
而我们却忘记,一件对我们、对人而言,非常重要的事:
⠀
精彩评论